印尼发布新政,这类产品被禁止销售
1.禁止销售
作为东南亚人口大国,印尼纺织服装产业既是本土经济的重要支柱,但近年来大量进口二手衣物通过电商平台涌入市场,对本土产业造成直接冲击。如今,一场针对进口旧衣的行业整顿已全面展开。
日前,印尼政府宣布允许出售本地来源的二手商品,但绝不允许进口旧衣进入市场。具体来看,少量个人二手物品或代售朋友物品仍可在平台上交易;但大批量、来源明确为进口的“打包旧衣”(balpres),尤其是以直播形式售卖的,将成为重点整顿对象。

跨境二手服装正在被监管 图源:scmp
之所以要禁止二手服装的售卖,一方面是非法进口旧衣在法规上本就不被允许,依据现行相关法规,进口和销售二手服装的行为均属于违法操作,此次新规是对现有法律的强化执行。
另一方面,印尼政府认为大量进口二手服装的涌入已对国内服装产业造成直接冲击。从增长速度来看,近几年这一规模在急剧扩大:2021 年约 7 吨、2022 年 12 吨、2023 年维持在 12 吨,2024 年更为夸张,直接飙升至 3,600 吨,而今年截至 8 月份这一规模也已达 1,800 吨。
据印尼统计局(BPS)及贸易部数据中心的数据,2025 年 1-7 月成衣、旧衣及废布类目进口额达到 7,819 万美元,同比增长 17.33%,这些进口商品主要来自中国、越南、孟加拉、台湾和新加坡。

数量庞大 图源:antaranews
在这样的规定之下,Shopee、Tokopedia 和 Lazada 等各大电商平台也纷纷响应,表示将全面遵守政府要求,已经开始采取大规模清理行动。
据了解,Shopee自 2023 年起便持续推进违规商品清理,已联合印尼中小企业部下架数十万件违规 SKU;Tokopedia明确表态,平台将对进口旧衣实施 “零容忍”,一经发现立即下架;Lazada 也表示将严格执行监管要求,确保平台遵守电商相关法规。
TikTok的公共政策和政府关系负责人Marshiella Pandji也同样证实,TikTok已明确禁止直销进口旧衣或直播带货,平台一旦发现这些产品将彻底封禁,以免其再次出现。
另外,为降低政策对相关从业者的影响,印尼政府正同步制定配套转型方案:一方面从关口加强管控,彻底阻断进口旧衣的流入通道;另一方面协助依赖旧衣交易的中小卖家寻找替代货源,引导其转向销售本土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避免出现大规模失业问题。
总体来看,若禁令全面落实,将有效遏制进口旧衣对印尼本土纺织业的冲击,为本土企业释放广阔的市场空间。
2.印尼电商市场
不得不说,在整个东南亚电商版图中,印尼市场的增长都是相当亮眼的。
详细来看,据Mordor Intelligence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印尼电商市场的规模大约为818亿美元,到2029年该市场规模有望飙升至1681亿美元,期间预计复合年增长率为15.5%。

印尼电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图源:Mordor Intelligence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发展愈发成熟,电商用户渗透率越来越快,大量印尼消费者转向电商平台购物,购买频率和支出已逐渐高于线下。
据了解,此前有数据显示超三成的印尼消费者会网购消费品或快速消费品,购物频率是线下的2.8倍,线上购物的支出比例几乎是线下支出的三倍。凯度研究的数据也表明,印尼的线上销售增速远超线下,增长率高达43%,高于许多其他国家的电商市场。

线上市场增速 图源:tampang
作为印尼重要的纺织品进口来源国,本次印尼禁止销售进口二手衣物的政策,对部分中国跨境卖家来说会有不小的冲击,特别是传统二手服装出口渠道,禁令实施后,不仅通过Shopee、TikTok等平台的线上销售通道被彻底切断,线下走私进口的风险也大幅提升。
但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挑战之中,高品质新品服装出口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从本质上来看,禁令本质是为本土纺织业“松绑”,但印尼本土企业在设计创新、品质管控和供应链效率上仍存在短板,难以完全满足市场对高品质服装的需求。
而中国服装企业在面料研发、生产工艺和款式设计上的积累恰好形成互补优势,也就意味着中高端服装有了更广阔的定价空间,企业可摆脱低价竞争困境,通过品质溢价提升利润水平。
对于中国出口企业而言,这可能是开拓印尼市场的关键。总的来说,变化无处不在,中国跨境卖家唯有主动适应变化,强化合规经营,提升产品竞争力,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行稳致远。









